在刚刚过去的亚洲杯,国足多少带给球迷一些意外。
以往的剧本都是揭幕战、生死战、荣誉战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站。这次,国足开始整活了,变成了揭幕战、生死战、生死战、中转站……
一个丢球,两个积分,三场不胜后,已经创造了亚洲杯历史最差战绩的国足,居然还没有出局。
那晚,家属在签死亡告知书时,却突然得到了还有0.52%死而复生的医学奇迹。当隔天叙利亚队打入小组出线的制胜进球时,他们哭了,国足也终于可以埋了。
想想当初多哈传来亚洲杯分组时,大家都认为和卡塔尔、塔吉克斯坦、黎巴嫩分到一组无疑是把国足保送到淘汰赛。
除了卡塔尔之外,其余两名对手都属于亚洲鱼腩,简直就是中国队的送分童子,这不就是传说中的上上签嘛?
当时看到好签的杨科维奇当场放出狠话:“小组必须出线。”
说最狠的话,挨最毒的打。
在0比1输给卡塔尔后,杨科维奇有一段话值得咀嚼:“如果我们创造了这么多机会,还没能转化为进球,那我无话可说。”
翻译过来就是:我的战术打出来了,但武磊他们不进球能有什么办法。
确实,武磊的个人能力下降许多,但背后折射的却是国足中场同样青黄不接的现状。
五年前,国家队中场都是蒿俊闵、黄博文、王永珀这样的创造型中场,如今的主力是廉颇老矣的吴曦(本次落选),薛定谔的徐新(本次落选),工兵型的王上源。法拉利的发动机换成三蹦子的,沈腾来了也开不过人家。
黑格尔曾经说过:“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的教训,就是没有从历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训。”
跟以往多届大赛一样,国足败兴而归,教练下课四起。从米卢到佩兰,从高洪波到李铁,从杨科维奇到今天的伊万科维奇。
中国足协官网上对于伊万科维奇的介绍相对简单——布兰科·伊万科维奇,欧足联职业级教练。曾执教过汉诺威96(德国)、萨格勒布迪纳摩(克罗地亚)、伊朗国家男子足球队、阿曼国家男子足球队等多支球队。2010年,伊万科维奇率领山东鲁能泰山队夺得中超冠军。
我查了下,他执教时间都不长,汉诺威他执教未满一年就下课;萨格勒布迪纳摩他仅待了一个月时间;伊朗国家队他也仅执教8个月;之后带阿曼他成为亚洲杯第一位下课的主帅。
而刚在阿曼下课的他随即向咱们国足发来这样一条“诈骗短信”:“我对执教中国队很有想法,如果可以执教,那么他有信心带领中国队在世预赛中出线,而且我要价仅150万欧。”
杨科维奇必须下课,世预赛也还得继续打。没办法,足协把钱给他打了过去。
而在赛前,伊万科维奇态度明确:“我们要踢得更具进攻性,更有侵略性。我们要有选择性地进行前场紧逼,采取前场紧逼结合区域拦截的方式,在进攻端投入更多人员。”
但中国队真的能打出攻势足球吗?
反正在亚洲杯,我见证了最窝囊的、最差劲的一届国家队。
国足打不出攻势足球,三场比赛一球未进就是最好的证明,唯一的进攻的套路就是无脑传中。
首轮对阵塔吉克斯坦,中国队全场12次尝试传中,7次成功。值得注意的是,中国队没有一脚传中发生在禁区范围内,多是禁区外围和斜45度的隔靴搔痒。与传中区域相对应的是,没有一脚理论上最具威胁的倒三角传中。
次轮对阵黎巴嫩,中国队15次尝试传中,成功3次,传中成功率出现下滑。与上一场一致,中国队还是没有一脚传中发生在禁区范围内。
而新加坡这边虽然在世预赛两连败也换了新帅,但他们两场比赛都是选择摆大巴的阵型。
比如对阵韩国,新加坡摆了6后卫的大巴阵。
新加坡这个6-3-1铁桶阵完全就是限制韩国边路的李康仁、孙兴慜和黄喜灿。
这场比赛我看了,单方半场攻防演练。韩国不断在拉扯、转移,想在边路寻求突破,但新加坡的阵型保持得非常好,尤其是他们的后腰和后卫始终盯着韩国这几个关键人物,虽然最终比分5比0,但他们守了韩国45分钟,已经算非常成功。
而且,新加坡本次大名单的三名中卫身高都在1米85以上,在限制国足传中和定位球方面非常有用。
现在,国足要想出线首要的就是先把接下来两战新加坡全部拿下。从本次男足大名单选人和排兵布阵来看,似乎被染指的不算太多,伊万选择武磊、张玉宁领衔锋线,四中场菱形站位,也就是说同时有5个攻击手,显然伊万就是想针对新加坡防守弱环去打。
但我觉得难。
首先,国足现在高位逼抢的硬实力不足,思想不统一,球员的综合能力根本达不到这种战术的要求,所以说我们就破新加坡的铁桶阵比较难破。
其次,就是上面提到的国足无脑传中高空轰炸战术,但从新加坡首轮对阵韩国的比赛中也看到,上半场韩国仅仅3次射正。
综合考虑,国足今晚大概率赢球,但想打穿还是要看运气的,期待新加坡守住门槛。